天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彼此制約的,白蟻也同樣存在著眾多的天敵。白蟻的滋生蟻分群移居時(shí),各種各樣的蜘蛛早已壁壘森嚴(yán),給它們布下了“搜羅密布”。
大黑蟻跟小黑蟻也是白蟻很強(qiáng)的天敵。
非洲有一種靠樹冠定向的臭蟻,可能將碰到的白蟻都?xì)⑹攀?,而后用上顎銜著白蟻尸體徑直返回原來出發(fā)的洞內(nèi)。這種臭蟻的力量很大,一只臭蟻能銜運(yùn)3-5只白蟻尸體。
無尾兩棲類中的蟾蜍、飾紋姬蛙、彈琴蛙、黑斑蛙、林蛙、青蛙、澤斑蛙、斑腿樹蛙等,很喜好以白蟻為食料。防治白蟻對纖維素的消化與吸收:白蟻雖然取食大量的纖維素,但是光靠白蟻本身并不能完成消化纖維素的全部過程。除白蟻科以外,其它白蟻腸內(nèi)都含有數(shù)量很多的單細(xì)胞生物,其中包括了原生動物的四個(gè)綱(鞭毛綱、肉足綱、孢子綱、纖毛綱)以及細(xì)菌,已定名的有300多種。這些微生物與白蟻是共生關(guān)系,只有依靠這些微生物的協(xié)助,才能使纖維素消化轉(zhuǎn)變?yōu)榘紫伩梢晕绽玫奈镔|(zhì)。滅白蟻用藥噴有白蟻的木頭,找到白蟻的窩。白蟻的窩一般在潮濕陰暗的木頭堆或雜貨堆,或者老房子的灶里。找窩可以尋找濕泥跡,再循著濕泥找;或者夜晚用手電筒引蟻出來。白蟻啃木頭的時(shí)候會發(fā)出一些聲音,但是十分不容易被察覺,一般只有當(dāng)木頭里面空的差不多了,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它們。曾經(jīng)有人角剖過100多只無尾兩棲類,胃內(nèi)均有白蟻的工蟻、兵蟻或長翅滋生蟻。它們的食量很大,一只蟾蜍可捕食長翅滋生蟻20多只,一只姬蛙可捕食工蟻、兵蟻100多只。
翹尾隱翅蟲、步甲、蠼螋、紅螞蟻、食蟲虻、錳蟻、晴蜓、螳螂等昆蟲,也很喜好把白蟻?zhàn)魇称贰F渲幸月N尾隱翅蟲的食量最大,12小時(shí)能捕食白蟻150只以上。
有一種專門吃白蟻的盲蛇,是世界蛇類中最小的一種,也喜食白蟻。
哺乳類中的鼩鼱堪稱為“捕蟻能手”,24小時(shí)能吞食1000多只工蟻、兵蟻。
鳥類中的夜鷹、金腰燕、小白腰雨燕、黑腹燕鷗、灰胸鷦鶯、姬啄木鳥,棕腹柳鶯、橙斑翅柳鶯、畫眉鳥、竹雞、家燕、冠鹀、粉紅山椒鳥、大山雀、紅嘴相思鳥、棕胸佛法僧、黑翅雀鵯、大杜鵑、栗背伯勞等等都很喜好啄食白蟻。有人通過解剖,發(fā)明云南食白蟻的鳥類有17種。
穿山甲、針鼴、大蟻熊、土豚、鴨嘴獸、食蟻獸等,都是善于于挖洞捕食白蟻的“壯士”。黑猩猩也會大量取食白蟻。
生息在澳大利亞塔利斯馬尼亞島跟伊里安島的針鼴,可稱得上是食蟻獸的祖宗,古代的很多食蟻獸都是針鼴子孫的后輩變種。白蟻的危害白蟻為了筑窩和培植菌圃,需要從幾十米甚至200米深處取水。為了隧道暢通,白蟻又得把地下砂土不斷地運(yùn)送到地表,堆成蟻山。對來自地下深處的"砂土"進(jìn)行分析,就可斷定在這個(gè)范圍內(nèi)有無礦物和什么礦物。針鼴的重要食品是白蟻。從沙漠到雨林,從平原至海拔3000米的高處,只有有白蟻存在,它們就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