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2017-05-23)作為一個人口基數龐大,居住稠密,經貿活動又往來頻繁的特大城市,登革熱、寨卡等蟲媒傳染病疫情的防控一直是深圳衛生防病的工作重點和頭等大事。
眼下夏季已至,記者23日從深圳市城管局獲知,今年以來深圳共清除各類孳生地2萬多處,投放滅鼠藥5萬多公斤、滅蚊藥物2萬多公斤。
今年已清除各類孳生地2萬多處
廣東省愛衛會今日對深圳2017年春夏季愛國衛生運動進行督導檢查,在督導工作會之外,深圳市愛衛會作了匯報。
匯報顯示,為嚴防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今年以來,深圳共開展各類環境衛生整治行動累計76次,清除各類孳生地2萬多處,清除衛生死角1萬多處,清理垃圾6萬余噸,投放滅鼠藥5萬多公斤、滅蚊藥物2萬多公斤。
在此背景下,全市市容環境品質大幅改善提升,為深圳今年夏季預防蟲媒傳染病疫情打下基礎。截至今年5月18日,深圳共報告11例登革熱輸入性病例,無重癥及死亡病例,另有1例外籍病例未納入統計,1例基孔肯雅熱輸入性病例,5例瘧疾輸入病例,未發生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本地病例。
增加病媒生物防控的政府投入比例
目前,深圳消殺市場高度市場化,對消殺企業的行政監管配套措施沒有跟上,制約力度不夠,造成社會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局部區域“四害”密度偏高。由于老舊小區、建筑工地、某些單位投入不足或沒有落實,市民對蚊蟲防控的認識不足,造成局部區域如老舊小區樓頂等“四害”密度時有反復甚至失控,嚴重影響整體防控效果。
深圳市愛衛會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滅蚊滅鼠為核心的防病工作,全面提高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登革熱、寨卡、流行性出血熱等蟲媒傳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是深圳衛生防病頭等大事,要進一步增加病媒生物防控這項公共衛生事業的政府投入比例,探索政府公共衛生防控工作策略,建立完善病媒生物控制市場監管各項規章制度,并充分發揮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的有效機制。
另外,深圳將加強季節性“四害”密度的監測和蟲媒傳染病疫情預判,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