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公共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2、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3、公共場所進出口處和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洗手間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4、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加強清洗和消毒。
二、常見消毒劑及配置實用
1、有效氯濃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配制方法:
①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照1份消毒液配100份水進行稀釋。
②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③含氯泡騰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劑按產品標簽標識以殺滅腸道致病菌的濃度進行配制和使用。
三、人員健康監測
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要實行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癥狀,不要帶病上班,應主動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定點救治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如果有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游史,以及發病后接觸過什么人,應主動告訴醫生,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進入公共場所應做到以下幾點:
1、進入人員要戴口罩,在門口提供一次性口罩。
2、在入口處使用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發現發熱癥狀病人,如是14天內從疫區來的人員,要求戴上口罩,通知120急救車將病人轉運到定點收治醫院。如是其他地方的人員,勸導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
3、室內開窗或使用排氣扇換氣強制通風。
4、每天使用消毒劑對物體表面(地面、桌椅、電腦鍵盤、鼠標、麥克風等人體常接觸的物體)進行消毒。
四、日常清潔及預防性消毒
環境及物品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應避免過度消毒,受到污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1、物體表面:對臺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熱水壺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凈。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500mg/L)用拖布濕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凈。
五、口罩使用后正確丟棄
取下口罩,手捏內側丟棄
將口罩三次對折,不可接觸污染面
將耳跘橡皮筋拉開
將口罩放入密封袋,有條件可對其先消毒
將裝有口罩的密封袋丟入"有害垃圾"箱
用有抑菌作用的洗手液、香皂等用品仔細清洗手部和其他裸露的面部皮膚
丟棄口罩時
一定不要讓污染面朝外
摘除口罩后
一定要認真洗手
疫情還沒有結束,持續堅持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提高群眾的防預防新冠肺炎健康意識,堅持佩戴口罩,從我做起,掃碼生成口罩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