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在蚊子完事后才感受到瘙癢感。為什么說蚊子不易生存了呢?
要不就是蚊子還在皮膚上吸,吸上頭了。隨之贏來我們的巴掌伺候,直接爆漿。
要不就是我們被咬后懷著氣氛的心情,急于報仇。只要看見一點蹤跡就拿著拖鞋等能扇動的物體,準備消滅之。
其實蚊子在叮人的時候確實很少有人能感受到。
蚊子尋找到目標降落時,會把纖細的足部分散的很開,搭在皮膚上,感知人體的振動頻率;由于質量很輕,幾乎不會被察覺。人體表皮下敏感的神經末梢都拿它毫無辦法。
當一切準備就緒后,蚊子就開始進行吸血。
第一步:蚊子用兩根上顎像手術刀一樣快速劃開人體皮膚表層
第二步:兩根下顎輔助切割,直到表層徹底切開
第三步:用堅硬的下唇支撐身體,快速插入吸血部位開始吸血。
在口器進入真皮層時,蚊子會分泌一些唾液進入皮膚進行“局部麻醉”,導致人體末梢神經感知下降。蚊子的口器呈鋸齒狀,而鋸齒狀的口器和皮膚組織接觸的面積較小,這減少了對于神經的刺激,所以產生的疼痛感大大降低。蚊子的口器刺入皮膚后,分泌出的唾液含有抗凝血的物質,讓它能夠盡情地吸血。
接著蚊子慢慢折疊堅硬的下唇進行支撐,將口器完全刺入皮膚,尋找最合適的毛細血管。蚊子頭部的肌肉對口器進行擠壓,像泵一樣開始吸血。
蚊子叮人時雖不感覺疼痛,但叮咬之后,皮膚又痛又癢。癢的感覺并不是因為短針刺人或唾液里的化學物質而引起的。我們會覺得癢,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在這時會釋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蛋白質,用以對抗外來物質,而這個免疫反應引發了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
當血液流向叮咬處以加速組織復原時,組織胺會造成叮咬處周圍組織的腫脹,此種過敏反應的強度因人而異,有的人對蚊子咬的過敏反應比較嚴重。
所以說,是我們人體自身的免疫機制導致瘙癢,蚊子也沒辦法,它們也許只想好好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