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不可怕,就怕有人不聽話,
不走親,不串門,待在家里就對了。
打工人、要記好,這些知識不能少。
冠狀病毒不可怕,就怕人們不聽話。
只要聽話呆在家,我們一定打敗它。
出門必須戴口罩,人多別去湊熱鬧。
勤通風、勤洗手,呆在家里別亂走。
不走親、不訪友,以后感情更長久。
最近一直聽小朋友在念歌謠,我也沒有聽清,最后還是找了一個大點的小朋友才問清楚,原來現在流傳在小朋友之間的兒歌是防控疫情的順口溜。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小朋友都知道能做到,咱們成年人更有責任要做好。下面咱們詳細介紹一下預防疫情的安全小知識。
防疫情首先戴口罩和勤洗手,具體應該怎么做?
一、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擋空氣和飛沫中的細菌、病毒,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大家一定要戴口罩。
(1)正確戴口罩注意事項: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應做好手衛生。
2、區分口罩正反面,不能兩面戴。
3、不與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緊鼻夾,使口罩與臉頰貼合,避免漏氣。如佩戴口罩感覺胸悶、氣短等不適時,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
5、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時不應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應定期更換,不建議清洗或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后使用。
(2)口罩應如何保存和清潔?
1、需重復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懸掛于清潔、干燥的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避免彼此接觸,并標識口罩使用人員。
2、備用口罩建議存放在原包裝袋內,如非獨立包裝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確保其不變形。
3、口罩出現變濕、臟污或變形等情況后需及時更換。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二、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
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正確洗手方法
“洗手”是指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動水洗手。洗手時需采用正確洗手方法,洗手時長不少于20秒。
七步洗手法牢記這句口訣:“內、外、夾、攻、大、立、腕”
內:手掌,掌心對掌心相互揉搓。
外:手背,掌心對手背,兩手交叉揉搓。
夾:兩手夾起來,掌心對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弓:手指彎成弓狀,十指彎曲緊扣,轉動揉搓。
大:大拇指握在掌心,轉動揉搓。
立:手指立起來,指尖在掌心揉搓。
腕:清洗手腕。
抗擊疫情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
1、加強出入篩查
人員出入要組織測溫排查,進入時測溫,詢問有無接觸史、家中或居室人員有無發病情況,對有接觸史、發熱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對體溫≥37.3℃的,經復測腋下體溫仍異常的,需及時按要求處置。
2、加強通風
盡可能使用自然通風,每日上、下午各通風一次,保持室內溫度。
3、加強消毒
對于人員密集的室內地面及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手、手扶梯扶手、桌椅、柜臺等表面每天進行消毒。
4、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室內人多時,外出、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接觸人群時,要佩戴口罩,經常接觸扶手等公共物品要戴手套,做好個人防護。
5、減少聚集性活動
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聚集性活動易造成疫情擴散,增加被感染的風險,減少一次聚集,可以減少一次與感染者接觸的機會;減少一次聚集,可以降低一分“人傳人”的風險。
以上是對抗擊疫情,如何做好防護的相關介紹,抗擊疫情,是一場無聲的戰斗,這場戰斗不能只靠咱們一線的醫護人員,同時要依靠咱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共同努力,才能打好這場無聲戰。
抗擊疫情從你我做起,希望大家都健康,早是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