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蚊子抗藥性的實驗顯示,蚊子抗藥性正逐漸增加。其中,2014年采集成都地區蚊蟲對特定殺蟲劑的抗藥性實驗顯示,此次實驗蚊蟲的抗藥性已經達到敏感品系的50倍。
在最近的一次致倦庫蚊抗性檢測工作中,研究者發現成都地區蚊子對高效氯青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倍數都達到了標準值的50倍,這兩種化學成分廣泛用于滅蚊產品。
致倦庫蚊通常在人類住所活動,在四川常見。蚊子能夠傳播登革熱、乙腦等疾病,也能傳播寨卡病毒。
“近幾年監測數據提示,致倦庫蚊對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劑比如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在增加,而對有機磷類殺蟲劑如敵敵畏的抗性在降低?!彼拇ㄊ〖膊☆A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助理研究員胡雅劼說。她解釋說,擬除蟲菊酯因用量小、使用濃度低,對人畜較安全,對環境的污染很小。因此,近年來擬除蟲菊酯被廣泛使用,結果就是蚊子對其抗藥性增高。
“家用殺蟲劑的使用比農業上農藥的使用少得多,所以此次結果更多與農藥的使用有關?!焙艅抡f。
昆蟲的抗藥性是由于長久、大量、廣泛地使用殺蟲劑而產生的。抗藥性增加會導致投入使用的殺蟲劑量增大,不僅提高成本,而且污染環境。
從2014年開始,四川就開始系統開展致倦庫蚊對化學殺蟲劑的抗性檢測工作。
這項工作將指導相關政府部門正確選擇化學殺蟲劑進行蚊蟲治理,起到降低蚊蟲密度、保護居民健康和保護環境的目的。
胡雅劼說防治蚊蟲需要結合環境治理、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多種手段,而不是單純依賴使用化學殺蟲劑。要防止蚊子抗藥性的持續增加,就要減少抗藥性高的殺蟲劑的使用量和使用頻率,同時與其他抗性較低的殺蟲劑輪換使用。